疫情过后的花卉业:过去再也回不去,未来要走向何方

疫情过后的花卉业:过去再也回不去,未来要走向何方
    马上咨询

    花企损失严重,做好春季计划


    朱根发(广州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所长)

    广东花卉产业联盟和广东省花卉创新团队对部分花企受损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花木企业受损严重,返回问卷的52家企业合计损失16558万元,平均每家318.4万元,其中广州、东莞各有一家企业损失超过2000万元。

    朱根发建议,花企在疫情期间应该多多关注政府出台的减负助力政策,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打磨产品,拓展新渠道,同时拓展线上服务区等。在生产方面,加强春季花卉的管理,疫情过后,花卉的消费和赏花旅游或将迎来爆发增长;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供货计划;加强春季育苗管理,保证供销信息通畅,对于盆栽花卉、切花企业,宜采用花期调控措施,实现延迟上市,比如打顶、换大盆种植等措施,对于种苗生产企业,强化生产资料保障,做好物资供应等。

    科研单位,要反思加强花卉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调控花期、物流保鲜技术、芳香花卉新品研发及灾情应对等方面下功夫,还要加强科技服务,强化信息监测预警,讲好花文化,引导花卉消费。


    创模式、建联盟、树品牌


    张伟海(广州壹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伟海从“创模式、建联盟、树品牌”三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园艺电商的思考。在新模式的五个方式中,新圈层B2B是壹一网正在做的形式,目的是打造优品汇集,建立CRM系统后的集团采购服务商,前端产品联盟,线上数据归集,统一输出;中端CRM管理集成,销售服务置前;终端为采购方线下出货服务,形成契约服务链条,建立上下游价值生态圈。


    建联盟则是“聚优品、强互补、降成本、立规则、共命运”,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联合有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的产业上下游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团队作战,创造价值同时分享价值,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电器、服装、食品行业都有别人推崇的品牌,而花木行业只有品名,没有品牌,通过互联网树立品牌的可能性增加,树立品牌意味着产品要定标准、强规则、会迭代、可辨识、有口碑等,对花木行业来说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过去再也回不去了


    李虬(广州花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疫情过后花卉业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吗?” 李虬先是抛出了这个问题。

    李虬在分析此次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以及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做出了花卉行业再也不会回到过去的判断。

    线下切换线上是疫情之后的最大变革,那要如何选择?如何进驻?如何运营?李虬就大平台(淘宝、淘宝直播、拼多多、京东、美团等)和社交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社区团购平台、KOL销售、小程序销售)分别从模式、入驻方式、运营难度、疫情政策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利好信息有淘宝正在努力降低门槛;淘宝直播正处在红利期或红利末期;拼多多来势正猛,欲打通生产端直售,摆脱所有中间环节;京东物流优势疫情期间凸显;美团正在红利期,并且入驻容易;小红书正处在红利期;社区团购平台活跃,且易对接,需适应平台采购结算物流等要求;小程序销售不打扰原有供销体系,没有任何费用,在社交领域易扩张,但对产品性价比和独特性有高要求。

    还值得一提的是,由政府支持,阿里巴巴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广州绿植盆栽产业带,加入产业带的商家获得较大运营扶持,极大降低运营门槛。



    我们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陈吉宏(广东吉宏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在哪里?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陈吉宏先抛出来的问题。

    我们在哪里?当下我们正在拥抱变化,社会重大事件会推助社会生活习惯改变,这次疫情带来的社会变化有 “宅经济”、花钱买“便捷”、花卉行业定位于健康产业等社会现象,这为花卉电商带来了机遇。

    我们需实事求是重新梳理自身业务,一是远离概念先行和模式先行,落袋为王;二是深挖自身专长,求资本不如求自己;三是重新梳理上游供货渠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从哪里来?回顾过去,源头是行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一是供应链交易模式原始,和20年前没有本质变化,消耗过多的采购精力;二是源头交易信息不匹配,有市场的时候没有货,有货的时候没市场;三是花卉配套物流问题,造成进货成本、配货成本虚高。

    我们到哪里去?我们需要群策群力建设产地源头交易大平台,强力推进建立跨行业的集物流、金融、信息、交易为一体的盆栽交易平台。建立B(产地源头)2B(电商)2C数据互动机制,打通盆栽原产地和电商的数据链接。把电商从繁琐的采购中解脱出来,从上游助推下游展开市场营销工作。


    致力于5G体验改良改造

    邱泓昌(佛山兰花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兰花交易网”是以拍卖为特色的B2C与C2C相结合的网上垂直交易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兰花行业网站,邱泓昌结合多年来对“中国兰花交易网”网站的运营,为花卉从业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网站需要具有功能多样性与便捷性的特点,以中国兰花交易网为例,拍卖、竞价、资金保障、买卖双方相互评价等功能让交易更加透明化。
     
    需要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体验。在交易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各种信息,方便促成交易。
     
    花卉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和话题性,要注重社交属性。中国兰花交易网设有兰友社区小程序,方便兰友之间交流经验,分享养护心得,并为新手提供养护技巧、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介绍。
     
    邱泓昌表示,运营建设网络交易平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目前公司也在着手进行5G体验的改良改造,以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处在网络信息时代,要注重诚实为本的原则,打造优质安全的网络交易平台,让使用者放心。



    产品和服务是关键

    周世明(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次新冠疫情,圣茵花卉也遭受不小损失,周世明深刻体会到电商平台的运营优势。
     
    两年前,圣茵花卉在微店、京东、阿里巴巴、花生馅等平台开通线上电商销售,现在也开始尝试直播、拼团等电商方式。
     
    在疫情期间,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和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减轻了情人节期间的销售压力。
     
    周世明带领公司从事线上销售的时间虽不长,但也收获了很多经验:一是一定要做有诚信的商家,保证产品质量,合理定价;二是做好售后服务,让客户有可追溯的源头;三是电商背后需要有强有力的后盾作为支撑,如线上和生产基地等。定期让大客户去基地考察参观,让其下游经销商更有信心购买产品;四是需要专业的物流和包装进行配合,如何通过专业包装让花卉减少货损,是一直在探索和优化的问题;五是控制成本,电商的运营成本并不比门店低,把控好成本还需全方位进行思考。
     

    电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曹徳兴(韶关翁源德芳兰园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徳兴表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完善,人们对手机有强大的依赖感。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快递物流行业高速发展,线上购物已成为必然趋势。受疫情影响,更加凸显出电商购物的优势,对花卉从业者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电商销售模式可分为静态销售与动态销售。静态销售虽没有时间限制,节省人工成本,但较为单调、乏味;动态销售则更为直观灵活,具有趣味性,同时也需大量人力和物力的配合。
     
    直播互动性强,可随时进行营销活动产生多种的销售手段;通过营造卖点、亮点、看点、爆点,吸引粉丝,进行引流转化;直播间进行产品展示时,促进产品连带销售,扩大产品功能的宣讲;直播可让用户产生信任感,使买家互推,促进交易。
     
    网上有人说:“不转型等死,转型早死”,残酷也贴切。针对准备有转型为电商和直播的商家,曹徳兴给出建议:
     
    需要打造专业电商团队,储备运营人才、摄影师、主播等,除自身企业直接参与运营外,也可找代运营公司帮助销售。
     
    线上产品与实体店不同,需要持续更新,要生产出多样化、创意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年轻消费主力群体。
     
    网销价格战严重,需要准备爆款产品,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使产品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要与时代合拍


    何思波(深圳跳舞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市场消费群体已经发生改变,消费者数据化、网络化、APP化,不仅消费人群发生了改变,消费场景也同样发生改变,网上销售模式和实体店销售模式不同,产品要按照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和定位来打造。

    马云曾说,不做电商以后将无商可务。现阶段花木产业从事电商不是想做不想做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做的问题,因为必须要与时代合拍。一个时代的标配花店既要有实体店,也要有小程序花店,否则就是不与时代合拍的“残疾”花店。

    对于苗木生产端而言,目前是互联网化的红利期,美好的时代已经到来,更多参与到互联网产业中去,就会有好的回报。